蒋丽红*
(湖南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问题是生态价值观的基本问题。表述为二个方面,一是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哪个具有更高的价值?二是在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中,哪个为主,哪个为从?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最高的价值,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进而认为,人应该支配并主宰自然,而自然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工具。这种价值的异化,导致了人与自然的紧张,从而引发生态危机。由此可见,化解生态危机,需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解读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为解决人与自然、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紧张提供了双重价值逻辑的理论向度和实践思路。
关键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价值;自然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人类实践活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社会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目前正在向后工业时代转向。在前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人还不足以对自然造成极大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被动的和谐。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这时,人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并张扬。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人为自然界立法。在解读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时,认为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人才是目的性的存在,自然只是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工具。在这样的价值引导下,人类利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甚至是掠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 (P3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2] (P21)。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攫取与掠夺,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持续积累和蔓延,升级成区域性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进而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 (P361)的论断。“绿水青山”代表自然,“金山银山”表征社会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具有共通的内在价值,即从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双重价值维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
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对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冲突
1.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高低之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理由是人是最高价值,人应该主宰并支配自然,自然的价值体现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而人才是目的性的存在。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它是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存在,并不只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存在,毕竟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自然界。这时,问题就出来了,人能否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利用自然。人类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也就是说,人不能创造物质,人只能改变物质形态。物质基础从哪里来?物质基础只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从自然界获得,即物质基础来源于自然界。也就是说,自然是作为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工具性而存在的。由此推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源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此,人类可以大肆开发利用自然,甚至是掠夺、肆虐自然,来满足人类的各种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需求。在这种异化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必然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统治,甚至是奴役。在这种异化价值观指导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须表现为“金山银山”的价值高于“绿水青山”的价值,即“金山银山高于绿水青山”。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二律背反论:“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
主张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理由是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经济越发展越需要更多更广更丰富的资源,而自然界是资源的主要供给者。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经济的高速高效发展,需要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甚至出现过度开发,如滥砍滥伐滥开采。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浪费自然资源,二是破坏自然环境。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更快地发展经济,人们选择耗费更多的自然资源, 而过度耗费会导致利用不充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耗费的自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任由废气、废水、废物肆意排放,对本就被过度开采利用而伤痕累累的自然界再度造成伤害,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伤害。这时环境问题就变得积重难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紧张,生态危机的出现也就有迹可寻了。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提出环境保护理念,建议人们适度开发自然界,同时修复被人类过度开发而严重受损的自然界。但是这种观念遭到了质疑,如果适度开发,怎么满足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巨大的需要;如果保护环境,那么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巨大的资源又将来自何处。如此以来,环境保护理念的推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进而延缓人类发展的脚步。由此可推,发展经济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为人类肆虐奴役自然提供了合理性和正当性。这种理论本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的掠夺式发展服务,在价值观层面反向地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价值高于自然价值)提供了实践逻辑支持,是一种异化的价值观。在这种异化价值观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绝然对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表现为“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
3.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立:“留住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
人类步入工业文明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了问题,那就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出现了生态危机。如何解决生态危机,人们提出了用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来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文明形式是针对工业文明的问题而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与工业文明相对抗的性质与特征。针对工业文明的对自然的统治和主宰行为,新的文明形式就要求与自然平等相处。针对工业文明的资源耗费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文明形式就要求节约资源。针对工业文明的以自然界为获取资源的工具性对待,新的文明形式就要求赋予自然界以内在的价值和权利主体地位。这种承认自然界拥有内在价值和权利主体地位,并尊重自然具有权利主体地位,与自然平等相处,合理利用自然界的文明形式,我们称其为生态文明。这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发展到极致,可能会导致人类对自然的屈从,导致人类失去利用自然界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从而致使人类文明的倒退。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上,就体现为“留住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
4.“西方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论与“非西方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论的对立:“绿水青山不是金山银山”
反思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西方现代生态文明观形成了以生态中心论为基础的“深绿”生态思潮、以现代人类中心论为基础的“浅绿”生态思潮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红绿”生态思潮。[4] (P20)“浅绿”和“深绿”生态思潮从价值观维度论述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缺乏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维度的分析。价值观往往是特定社会实践的产物,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适应。“浅绿”和“深绿”生态思潮规避论述生态危机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原因,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开脱责任,因为现存的生态危机基本上是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后出现的。并且试图从价值观维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找到新的出路。由此可见,“浅绿”和“深绿”生态思潮都属于“西方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论。“红绿”生态思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主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来解决生态危机。“红绿”生态思潮中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张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来分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生态危机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只有解决了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不仅仅是资本所承载的价值观,还有资本内在的增殖要求、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大需求。“西方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论为了规避资本主义世界应该承担的环境治理责任,从价值观维度主张赋予自然以价值和权利,甚至屈从于自然,回到“农庄经济”。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上,就体现为“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
二、自然价值的逻辑演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
价值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着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升,人类的权利主体与价值主体也在发生变化,或者说在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人类中心主义认为,非人类的自然界不能成为价值主体。“浅绿”生态思潮认为,人类是基于维持自然界持续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而去保护自然。生态中心主义则主张自然界不但拥有权利,而且应该成为价值主体。“深绿”生态思潮主张对自然界讲道德,赋予自然界以权利,并尊重其作为价值主体具有存在的内在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承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主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自然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应该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生态危机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紧张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是人与人之间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匀的体现。要真正意义上解决生态危机,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不仅仅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更应该是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1.传统自然社会中人类屈从于自然:自然价值思想萌芽
在人类伊始的自然经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界生存,“靠天吃饭”,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模式,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原始社会,渔猎和采集,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生存资料,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农业社会,农耕和畜牧也严重依赖土壤、天气、时节等自然因素,人类通过土地依赖于自然。同时,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格外渺小,人惧怕、敬畏、崇拜自然,对自然进行神格化,神化自然,借以寄望得到自然的庇护或获得自然的巨大力量,人完全屈从于自然,受自然奴役,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蒙昧的和谐状态。“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类与自然界同根同源、相互依存。“五行说”阐释了中国古人对自然价值的理解,“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周传》)老子《道德经》的“自然无为”思想,儒家“仁民爱物”思想,特别是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思想,肯定了自然价值的存在。
2.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主宰支配自然:自然的工具性价值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极大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和张扬,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立法”等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下,人类开始向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征服之旅。在资本增殖逻辑支配下,为了扩大资本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家一方面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开采资源。另一方面,为了推销商品,单向度开发人的需求,不断开发人的物质欲望,推行“消费主义”,过度消耗物力、地力,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人类中心主义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它主张人是目的,人是最高的价值;不承认自然具有内在的价值,认为自然只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存在,只具有工具性价值;人们之所以去保护自然界,只是为了维持自然界能够持续性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了明确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笛卡尔和康德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理论论证。笛卡尔主张“借助实践哲学使自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命题。他认为,只有人才是目的,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而且,人为自然界立法,“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培根和洛克将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推向实践。培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他认为,人类了解自然的目的是为了统治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的奥秘是为了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5](P59-60)由此可见,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中,自然是没有内在价值的,有的只是外在价值,工具性的价值。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和社会实践,同样主张自然界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应该主宰和统治自然。这种生态价值观和社会实践,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损害了自然的存在,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这是一种悖论,意即人类在改造人类生存条件的同时破坏了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能让人类在改造人类生存条件的同时又维护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呢?
3.后现代社会中人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的内在价值
生态危机的恶化,让人类不得不反思,人类应当该如何对待自然。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对人、对其它生命具有价值,同时对其自身也具有价值,即自然界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从人和其它生命的角度来看,自然界能够满足人和其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自然价值的外在尺度,即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从自然界本身来看,自然界作为宇宙中的生命共同体,它需要保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这是自然价值的内在尺度,即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在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为人和其它生命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界是目的性存在的同时又是工具性存在,在享有存在权利的同时又履行物质基础的义务,在彰显其内在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其外在价值。在由此可见,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是内在统一的。“深绿”生态思潮基于此,提出了自然价值的二重性,即自然价值不仅具有工具性的外在价值,对于自然界来说,更重要的是具有目的性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那么人类怎样才能在不伤害自然界的内在价值的时候获取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即人类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自然是正当的?“深绿”生态思潮从价值观维度赋予了自然界以权利和价值,似乎人们只要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缓和了,生态危机的问题就解决了。“深绿”生态思潮没有解决的问题是,自然具有了内在价值之后,人怎么办?在极度缺乏“深绿”生态思潮提倡者们所具有的现代化的、丰盈的生存条件时,穷人、穷国、穷地区应该怎么办?还是像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对于污染问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把它们移来移去”。[6](P421)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自然价值:自然价值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承认自然价值的二重性,认为自然界在维持自身存在的同时也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维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自然界的内在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张从社会实践维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确立应该建立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要解决生态危机,要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从根本上讲,就要缓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要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目前只有一种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了可能。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地,人与自然、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样应该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三、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内在统一的实践逻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共生
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取得内在统一的基础是在两者之上有共同的价值诉求。那这个共同的价值诉求是什么呢?康德认为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是人区别于非人的本质。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不是指向人的生存,而是指向人的超越生存的意义。那么人超越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主张在人的生存资料之外还应有家园价值的追求(李志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是在生存需要满足之后还有更深层次的需要,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需求。马尔库塞的感觉享乐主义。这些主张都指出,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甚至精神需求才是人的独特需求,也就是人的本质需求。人在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时,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7](P57),所以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是内在统一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应该是和谐共生的。
1.在实践维度促进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共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自然价值确立为工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是基于一定人类社会实践的需要。为了满足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内在需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人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从而引发自然价值的内在对立的尖锐化。要从根本上化解这种尖锐的对立状态,需要推翻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内在需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民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失,人民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8](P539)”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消灭私有制,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平等。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存在与价值,“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9] (P243)
2.在价值维度促进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共同发展: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
生态危机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在资本增殖逻辑支配下,单向度地开发人的需求,片面地引导人的价值观,推行“消费主义”,滥用物力、地力,无休止地开采资源,过度开发、掠夺甚至破坏自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无限扩大需求,注定了人与自然无法和解。资本主义道德也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有时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粉饰甚至挑起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只有让人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解脱出来,回归于人自身,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0] (P297) “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8](P46),让每个人成为目的性的存在,成为道德规范的楷模,每个人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都按照规范行动。发挥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优势,对内实施“脱贫攻坚战”,对外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促进国际秩序的平等,促进代际公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3.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61.
[4]王雨辰.论构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话语体系的价值立场与基本原则[J].求是学刊.2019(5):19-27.
[5] 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9-60.
[6][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2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4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4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Clear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 and " gold and silver mountain":
from conflict to symbiosis
JIANG Lihong
(School of Marxism,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413000, Hunan, China)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value and natural value is the basic issue of ecological values. It can be expressed in two aspects: first, which has higher value, human value or natural value? Second, in human value and natural value, which is the main and which is the subordinat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anthropocentrism and ecocentrism. Anthropocentrism holds that man is the highest value, and human value is higher than natural value. Furthermore, it holds that man should dominate nature, and nature is only a tool for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is alienation of value leads to the tens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hich leads to ecological crisis. Thus, to resolve the ecological crisis, we need to re-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value and natural valu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conviction that clear waters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as valuable as mountains of gold and silver.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direction and practical thinking for solving the tens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uman value and natural value.
Keywords: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human value; natural value;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作者联系方式
蒋丽红: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伦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手机:19907371981;邮箱:87095289@qq.com;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迎宾东路518号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13000)。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城市生态空间正义的理论逻辑研究”(XSP21YBC431);2019年度益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城市生态空间的正义问题研究”(2019YS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