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工作动态>>正文

青春“三下乡”丨薪火相传百家塅,青春向党亮童心

(转自新湖南)2025年7月2日,益阳市兰溪镇百家塅社区涌动着红色热潮。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带着当地英烈袁铸仁的革命故事走进社区,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扎根童心。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站在投影幕前,用质朴的语言还原历史场景:“袁铸仁叔叔在敌人的监狱里,哪怕被打得遍体鳞伤,也始终记得自己要为乡亲们谋幸福的誓言……”。当讲到烈士高呼着信仰奔赴牺牲,孩子们的目光紧紧锁住投影画面,稚嫩的脸庞上写满震撼与崇敬,寂静的会场里,仿佛能听见红色精神流淌的声音。


实践团成员讲述袁铸仁烈士的故事

互动问答环节瞬间点燃热情,“要是社区遇到欺负咱自己人的事儿,你觉得该咋做呀?”“怎么把袁叔叔的精神传下去呀?”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争抢着用童言童语回应历史。实践团成员笑着蹲下身子,与孩子们平视交流,在一次次问答中,把“信仰传承”的种子悄然播撒。

1340C

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

宣讲尾声,绘画活动成为连接历史与童真的桥梁。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围坐一桌,共同开展“画说英雄”活动。红色志愿马甲与稚嫩的小手相映,孩子们用五彩画笔勾勒出心中的英雄:有的画袁铸仁烈士昂首挺胸的身影,有的画飘扬的红旗与闪耀的党徽,还有的在画作旁写下“向英雄学习”的字样。“你画里的星星是什么呀?”“这是袁叔叔的信仰,就像星星一样亮!”实践团成员逐一看懂孩子们的画作,在解读中帮他们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

B74E

志愿者成员指导小朋友画画

DBAA

实践团成员解读小朋友的画作

活动最后,孩子们抱着画作、捧着实践团赠送的红色书籍,与成员们并肩站在“红色血脉,薪火‘乡’传”横幅前合影。快门按下,定格的不仅是灿烂笑容,更是一场青春与历史的对话、一次红色精神的代际传承——青春力量用真诚架起桥梁,让英烈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1F96C

团队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教育延伸至基层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王绍沣表示:“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讲好红色故事,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传承信仰力量,正是‘三下乡’的意义所在。”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乡村社区,让红色宣讲走进更多角落,让革命薪火在青春接力中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