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星 张俊丽)近日,益阳市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江津社区和南站社区组织开展公益课堂活动,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星之火”知识宣讲团积极参加,践行传递爱心与正能量,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使命。
“京韵拨浪欢 • 非遗沁童心”活动大合影
上午,宣讲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京韵拨浪欢 • 非遗沁童心”活动。首先,宣讲员向孩子们介绍了拨浪鼓这一传统民间玩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说明它不仅是孩子们的玩物,更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民俗记忆。随后,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和颜料,从脸谱额头慢慢晕染,动作轻缓。接着蘸墨,精心勾勒眉眼,全神贯注。一个个普通的拨浪鼓在孩子们的巧手下摇身转变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孩子们也在动手实践中深切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拨浪鼓绘制现场
下午,活动进入防性侵主题教育环节。志愿者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展示图片、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性侵害、如何识别性侵害行为、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等重要内容。在互动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提问,与志愿者进行热烈的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防性侵教育宣讲现场
活动结束后,宣讲团成员陈心怡表示,“这两个活动不仅是知识和爱心的传递,也是‘星星之火’知识宣讲团迈入社会第二课堂的第一步。未来,我们将积累经验,持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社区儿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审:彭冠男
二审:王莹
三审: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