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建涛)为保证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7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血脉,薪火‘乡’传”实践团在土木楼825会议室正式启动了首场集体模课会议。
实践团集体模课现场
会议伊始,指导老师王莹对本次“三下乡”宣讲活动的内容和所呈现的效果提出了系列要求。她强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子,首先要深耕专业特色,用心聆听历史的回响,保障宣讲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其次要创新思维,将红色文化和“移动大思政课堂”紧密结合,打造出既能彰显专业深度,又能触动人心的品牌活动与团队形象。最后,要结合宣讲受众特点,面对面交流的同时做到心与心的沟通,避免生硬说教,要使受众有兴趣、听得懂,让那些英勇无畏的故事深入人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指导老师王莹讲话
随后,第一位宣讲人杨林以时间为轴,从金家堤党支部成立的艰辛初创,讲到它如何在逆境中发展壮大,成为农民运动的坚强堡垒。PPT上的老照片与宣讲者的深情讲述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场景,团队其他成员全程认真配合,积极互动,共同探索活跃课堂氛围的形式。
杨林试讲现场
另一位宣讲者向子怡接过接力棒,她将张子清烈士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娓娓道来,从投身革命的决绝,到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冲锋,再到最后为国捐躯的悲壮,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挑选。她采用了一种高度沉浸式的讲述方式——现场扮演角色对话,团队成员通过扮演两位革命先驱之间饱含真情实感的对话,深刻展现了毛主席和张子清在革命道路上的坚定信念与深厚友谊,极大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向子怡试讲现场
试讲结束后,团队成员各抒己见,真诚而热烈,从课件内容的连贯性到情感投入的真挚度,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两位宣讲人则边听边记,用心吸取每一条反馈。此次试讲不仅是对实践团前期准备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团队负责人彭冠男表示:“通过本次模课,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闪光点,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所有宣讲组的成员应该据此汲取优点、改善不足,文案组和运营组的成员也需要严格督促、适时建议,共同精雕细琢每一课内容的形式,致力于打造出不仅富有教育深度,而且独具魅力的特色品牌课程。”
一审:彭冠男
二审:王 莹
三审:冷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