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莹)4月23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倩率招生就业处处长胡拥军、副处长代敏、就业科科长徐晨曦来我院调研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就业专干参加会议。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孙倩讲话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冷红汇报了学院当前就业工作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安排。她介绍,学院已通过召开就业工作专题研讨会、就业意向动态摸排、就业工作动员大会、校企合作岗位拓展、求职技能专项培训等举措,扎实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下一步计划,她表示将进一步压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工作责任,充分发挥“一把手”核心主导作用,深化“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机制,强化分类施策与责任落实,重点围绕困难群体帮扶、岗位精准匹配等方面发力,全力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学院党总支书记龚彬表示,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就业育人”双轮驱动,通过深化思政课程与实践育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职业观;同时持续拓展校地、校企合作深度,依托学科特色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并优化就业反馈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为就业工作注入长效动能。
院长何军新重点就学院考研工作进行汇报。他指出,在学院“导师一对一帮扶”“考研全程护航”等创新机制推动下,2025届毕业生考研率较上一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实现翻倍增长,创历史新高。他强调,学院将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考研辅导体系,强化资源整合与个性化指导,为学院就业工作提供更强支撑。
胡拥军结合在兄弟学院的调研经验提出针对性建议。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需立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加大政策性岗位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向基层一线流动;同时深度挖掘校友资源,搭建校友企业与毕业生对接平台,邀请优秀校友开展职业规划讲座、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形成“校友助力—学生成长—反哺母校”的良性互动机制。
调研会现场
孙倩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就业和考研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根据不同学生实际需求,用心用情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思想引导工作,要进一步压实“一把手”责任,将就业作为民生工程和育人工程协同推进;二是聚焦精准施策,针对毕业生就业特点,创新“个性化指导+行业化对接”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是凝聚全员合力,联动专业教师、校友资源,构建“教学—实践—就业”全链条育人生态;四是强化长效机制,以就业数据反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动态衔接。她强调,学校将持续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支持,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以考研突破为示范,扎实推进就业工作,总结可复制经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马院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层层压实责任,多维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提质增效,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审:王莹
二审:冷红
三审: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