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团队2014年下学期第二次活动纪要

 

   2014年10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团队在院长办公室举行今年下学期第三次团队活动。活动召集夏建文教授以《新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题担任主讲,龚彬、李高君、李湘刚、刘迪香、黄惠莲、邹大虬等团队成员参加。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参天大树,任何的外来文化都要汇入我们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人很少能够反思自己的文化,即使有一些反思也不是一种根本性的反思。

  从鸦片战争以后,就试图以最大的都有各种能力、各种方法来毁灭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一百多年的去中国化,对我们这种民族造成了许许多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造成了数典忘祖的仪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感情,没有知识,无知无为的一代,完全西化的一代。

   传统文化在一百多年被否定以后,在当今的时代又有涓涓溪流逐渐回到了我们老百姓生活中,又回涌成了江河湖海,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好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说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等,但是我们不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切都是好的,因为它毕竟是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血缘关系为母带这么一个农耕国家。它有很多落后的、保守的东西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比如说官本位、小农意识产生创新精神等等,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不问不闻,过去那种对传统的文化像洗澡水和孩子一块抛掉、一块倒掉的那么一种做法这是非常不对的。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思想包袱?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当今搞市场经济、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究竟是一种精神财富还是一种思想包袱?也就是说它究竟是动力还是阻力?

    当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我们中国政府作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定,在逐步的扭转这种延续了近百年的措施,在重新的评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但是可悲的是仍然还有很多的国人对这些问题不了解,仍然秉持着鸦片战争以来那种思维观念,特别是四五以来的思维观念,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抛弃传统文化。所以韩国、土耳其这两个正反的两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很鲜明的启示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它要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它没有必要以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代价,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社会它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够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够忽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传统文化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够忽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够忽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逻辑的应该包含着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以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第二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那么只有实现了这么两个方面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真正地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说你要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够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下根,要在中国与时俱进,也不能够忽视你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当今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只要那些既能够适应现代化,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在民族中具有发展潜力这么一种文化,它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它要适应全球化的这种形势,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四、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安身立命有什么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的安身立命有什么关系,与我们人的安身立命有什么关系?是否会成为我们当今人安身立命的一种场所,一种价值导向?

   我们知道,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的许许多多的困惑,社会面临各式各样的矛盾,各式各样的矛盾困惑着我们的社会,困惑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么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我们人的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但是我们有太多的不满足,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以及社会风气的败坏,诚信的确实,充斥着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潜规则的事情大行其道,正常的事情反而成了不正常,社会上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有增无减。正常的来说对人的合理的欲望进行正确的宣导。

   传统文化看起来表面上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就生活在传统中,那么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提升我的人文素养有非常多的好处,非常大好处,所以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重视它。

   当今社会来说,马克思主义我们不能丢,这个老祖宗不能丢,丢了我们就可能亡党亡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老祖宗我们同样不能丢,那么丢了以后我们就断了根,忘了本,那么尤其是在当今我们在丢了传统文化一百多年以后,我们在今天我们再也不能丢了,我们再也丢不起了。


                          (龚彬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