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科研讨论班活动十四: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研究

时间:2015年11月15日下午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办公室

召集人:周翠娇

参加成员:何军新、张荣禄、莫晓斌、王钢、周翠娇、文大山

讨论主题: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研究

主要内容如下:

    今天王钢老师结合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创新为主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当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科学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继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启了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党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60多年来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一体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一体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一体把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八个必须坚持”基本要求以及“五个基本”的一体把握,共同形成了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主线。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研究,充分挖掘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科学指南。

             (撰稿人:王钢   审稿人:易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