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动态>>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研讨论班活动十六:《巨人传》高康大的箴言富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2015年11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研讨论班进行学术活动,本次活动由李高君老师主讲,本课讨班成员夏建文、易永卿、陈睿瑜、李湘刚、刘迪香、邹大虬、黄惠莲等老师参与论论。

    通过读书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注入思想创新的强劲动力,是非常切实可行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电视台访谈节目中说自己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世界文明瑰宝丰富多彩,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熟悉西方经典作家及其作品,习近平借恩格斯的话同样盛赞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为人的解放破除了枷锁,为人的创造力松绑。不仅诞生了文化巨人,还促成欧洲产生了很多多才多艺的人。作为时代“巨人”特征的反映,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拉伯雷创作的《巨人传》,充满了人本、自由、解放、创造、享乐的人文精神,习近平例举法国代表性作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拉伯雷。

    《巨人传》小说中的特来美修道院是拉伯雷想象中的人文主义理想国。这座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创立修道院的约翰修士则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理想人物。他从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从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从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他的形象和中世纪的精神贵族僧侣阶层迥然不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人文主义者标准形象。教会、修道院与外界的生活完全隔离,僧侣们“既不像农人一样耕地,也不像战士一样保卫国土;既不像医生那样为人治病,也不像剥削的宣教士和教育家来教导和训诫世人,连为国家输送必要的商品和货物的商人也不如”。([法]弗朗索瓦·拉伯雷.成钰亭,译.巨人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54.)而拉伯雷理想中的德廉美修道院的修士们中,男女进出自由,毫不勉强。修士们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从不顾及教会法规、章程限制。总之,“他们的会规,就只有一条: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法]弗朗索瓦·拉伯雷.成钰亭,译.巨人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07.)《巨人传》突破宗教束缚,狠批僧侣无能,宣示个性解放,较早充分彰显了人对自由个性的强烈追求。对教会、教士的蔑视和批判,推动的人性的解放,摆脱宗教信条的束缚,把人们从原罪恐惧、忏悔祈祷、渴求来世的悲观消极状态下解放出来,赋予人们积极生活的体面、尊严和人格权利,让人成其为人,充分享有思想、意志和行动的自由。

    拉伯雷的巨人思想贯穿在整部作品中,体现在三个巨人的形象上。第一代巨人国王格朗古杰爱和平,爱人民。第二代巨人国王高康大对教会特别鄙视,他主张人们自由发展,不受宗教教条的束缚。高康大和他儿子庞大固埃酷爱学习、终身学习。第二代巨人高康大5岁开始跟土巴大师学习,费时53年10个月零2个星期。自己又读了65年书,123岁时再师从于人文主义大师包诺克拉特,可说是终身学习的楷模。第三代巨人庞大固埃名字的寓意就是“渴求”,表达对生活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求,在巴黎学习的知识门类之多,作者称其为世界之最。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把巴黎所有有识之士请来辩论,“首先在草市大街和全体教授、文艺学院的学生、雄辩家等公开辩论,结果把他们都辩得张口结舌,无词答对”。([法]弗朗索瓦·拉伯雷.成钰亭,译.巨人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83.)第三代巨人国王庞大固埃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好奇心理和创造精神,他游历冒险是为了探索宇宙的秘密,寻求真理。这三个巨人的形象虽然表面上荒诞不经,甚至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作者是把他们作为人的力量的象征来塑造的。十六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到,要解放被封建制度束缚了几百年的生产力,人的力量的解放是首要问题。高康大和庞大固埃是知识渊博的人,是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心中的理想人物。巨人形象的塑造表达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对人理想状况的追求和期盼、对神的力量的排斥与抗衡,特别强调用理想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怎样为人民服务,社会成员该具有怎样的文明素质?第二代巨人高康大给儿子庞大固埃的信中这样期待:“我一心一意只想在有生之年能够有一天看到你成为一个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不管在品行、道德、才智方面,还是在丰富的实际知识方面……即使不完全像我期望你的那样完善、那样具体,也至少像我意想中的那样美好。”([法]弗朗索瓦·拉伯雷.成钰亭,译.巨人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269-270.)我觉得对于今天办好社会主义高校,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回答好上述2个问题,高康大的箴言富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撰稿人:李高君      审稿人:夏建文)